为切实做好2026届毕业生岗位实习工作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育人成效,帮助学子平稳衔接职场,11月4日,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与数智矿山学院分三场组织召开2026届毕业生岗位实习动员大会。学院2026届701名毕业生(涵盖18个教学班、3个本科专业及3个高职专业)分批参会,标志着学院本年度毕业生岗位实习工作正式启动。
岗位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,也是检验教学成果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。此次动员大会围绕“规范实习管理、强化校企协同、赋能学子就业”核心目标,精心设计四大流程,为毕业生实习工作筑牢保障。
大会伊始,郭超副院长详细解读了学校岗位实习管理文件及各项规章制度,从实习申请、过程监管、安全规范到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说明。“实习不是简单的实践体验,而是专业学习的延伸,每一项制度都是保障大家实习安全、确保实习质量的‘护身符’。”郭超强调,明确要求全体毕业生严格遵守实习纪律,珍惜实践机会,在岗位中锤炼本领。
为实现“一人一师一策”的精准指导,大会现场完成了指导教师分配工作。学院统筹骨干教师力量,为每一名毕业生配备专属指导教师,负责跟进实习全过程,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难题、心理困惑及就业疑问。
在校企合作资源推介环节,大会重点介绍了与学院建立深度合作的国企及行业头部企业,详细说明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及岗位需求情况。学院长期聚焦智能制造、数智矿山等核心领域,与多家大型国企、行业领军企业搭建稳定合作平台,通过订单班、定向培养等方式实现“零距离上岗”。现场公布的合作企业名单及岗位信息,让毕业生对实习方向和就业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为提升实习管理的数字化水平,大会专门设置了“习讯云平台及实习资料填报”培训环节。通过现场演示、案例讲解的方式,指导毕业生熟练掌握习讯云平台的使用方法,明确实习日志、总结报告等资料的填报规范,确保实习过程可追溯、实习成果可量化。
此次动员大会的召开,不仅为毕业生搭建了衔接校园与职场的桥梁,更彰显了智能制造与数智矿山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的持续努力。近年来,学院始终坚持“以产定教、以教促产”理念,通过完善实习管理制度、强化校企协同育人、优化指导服务体系等举措,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。下一步,学院将持续跟进毕业生实习情况,深化与合作企业的联动,为学子实习就业保驾护航,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